「交‧直流」陶藝創作交流

文、圖/米魯

雖然時間過了很久,可是回想起來一切都很美好,話說2007年與靜怡在日本旅遊參訪後,偶然談起臺灣陶藝新秀應該如何在陶發聲的議題,因此開始招集兩校研究生,分享在陶瓷工藝創作上之研究成果。籌備展覽的過程,由活動企劃起步兩校研究生從觀念與想法、經驗之分享,跨校跨界的兩校三地的展出,透過座談會、展覽的平台讓更多人參與相互激盪。

20080705arts-19.jpg

就是我們一群熱血青年一起在陶發聲,期望這個串聯年輕世代的聯展活動,能夠逐漸擴及臺灣其他地區大專院校內的年輕工藝創作者甚至是國外領域。期望未來能與藝廊、文化產業界結合,透過更大規模的論壇、展演、工作營等規劃。將臺灣年輕陶藝創作者的獨特風貌得以展現與發聲,這是我們展覽共同的願景。

關於展覽的精神有兩個指標:

(一)Clay is life; Life is clay.

陶藝是一種文化、社會文明的表徵。在歷史的脈絡之下反映出當下時代、生活的狀態,藉由社會之傳承、蛻變,成為獨特的文化產物。因此「Clay is life」。Life在此意指了「生活的表現」;亦可繼續延伸為「生命之表現」。

在繁忙事物變遷快速的社會,依附在社會網絡的狀態之下,人類的生活與心靈的契合卻越來越脫節。這樣的癥結出現,其背後最為重要的省思是在於人們如何去更重視自己的生活和生命。陶藝之行為則是:人們以源於自然之土壤作為創作與觀念傳達的媒介,在高溫焠煉下觀照內在的自我與外界的關係。這樣的形式展現了人類與自然緊緊相扣的本質。因此藉由陶藝的創作行為能夠再回歸、喚回與泥土、自然的緊密關聯。這正是這個時代人與心靈與生命的溝通方式之一。

20080705arts-45.jpg

在展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我們所傳達的Clay is life; Life is clay.精神

(二)能量、 跨界之「交.直流」

「直流」的能量來自於兩校百年樹人的肥沃壤土。優良的人文環境之下造就激發了兩校學生對於創作的熱情與執著,累積創作能量潛能進行釋放。「交流」的意義是在於分享彼此對於生活生命的認同感以及陶瓷創作之經驗,彼此相互激盪革新創作的思維。

20080705arts-17.jpg

透過展覽聚集人潮給予創作者更多的能量,開幕當天的情景。

參與展出人員: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陳潔如、張瓊文、楊可瑜、楊欣怡、蔡美如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王瑞良、呂景輝、李淑慧、吳靜怡、黃存仁、劉怡安、劉博源

本次的展覽米魯與靜怡一起策展,阿輝包辦設計文宣,雖然展覽已經結束了,但是希望這樣的精神可以持續下去,燃燒吧!用生命做陶。

20080705arts-68.jpg

開幕當天的我很緊張~連話都說不清楚,靜怡則時好害羞…展覽終於開跑了~壓力稍微減緩一些。

此次交流之學術單位分別是現今臺灣教育體制內以工藝媒材為重點之系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學系前身始自日治時代國語學校中的美術課程,其後經歷藝術科、美勞組、美勞教育學系、藝術與藝術教育學系轉型,95學年度更名為藝術學系。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前身是「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美術工藝科」,創立於民國46年,民國73年正式分「工藝組」及「設計組」兩組,76年增設「陶瓷組」。兩系所同時致力於延續、創新—富有臺灣在地精神之陶藝,將此珍貴之技術繼續研究、得以發揚。

20080705arts-64.JPG

第二場在臺灣藝術大學展出,多了四位新生軍~鏡子、瑋琳、宜婷、仲恩,大家因為展覽場地變大作品量更多了。

20080705arts-65.jpg

最後一場,完美的結局…假如有下次只想要規劃展期時間長一點…一個地點展出就好。

能夠這樣規劃展覽要感謝劉鎮洲、呂琪昌、羅森豪老師的協助、薛瑞芳老師的加油,更重要的是兩校系主任林伯賢、劉得劭老師大力的支持,米魯離開了學校後架設工作室網站,整理資料觀看過去的成長,交直流的策展規畫讓我成長很多,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交流互動,分享創作。

錯過展覽的人一起回顧我們精采的作品與展出歷程,請看下列相簿~還有展覽有三次不一樣的空間,現在想想還挺累人的,很像在跑馬拉松。

「「交‧直流」陶藝創作交流」其它精彩照片請看花漾相簿

◎如需轉載、引用本文內容請註明以下兩行資訊(感謝您對於作者的尊重及著作權的維護) ↓
轉載至:
米鹿工作室,本文標題:「交‧直流」陶藝創作交流,
本文連結:https://www.milustudio.com/archives/781,

◎點擊下方【分享本文】至您的社群,
,